導讀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結合規劃工作的特點,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向全國規劃行業的科技工作者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學術誠信建設的倡議書。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學術誠信建設的倡議書
學術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結合規劃工作的特點,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向全國規劃行業的科技工作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營造尊重科學的規劃行業風氣。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積極倡導深入調查研究,善用繡花功夫的工作作風,反對脫離實際、浮夸浮躁、投機取巧。保守國家秘密,不泄露涉及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等保密范疇的數據、研究報告及規劃成果。
二、強化學術規范建設,營造求真務實的規劃職業環境。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技術標準,以公共利益為基本追求,在參與項目招標、規劃制定、成果評審、鑒定評獎等專業活動中,堅持客觀公正的學術原則,不徇私舞弊或謀求不當利益。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隱瞞事實,不夸大問題。尊重原始數據,準確引用數據,科學運用數據。不偽造或篡改相關信息、數據、圖片、資料、文獻、注釋、證明材料等,反對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及規劃成果。
三、堅守學術道德底線,營造風清氣正的規劃學術氣氛。尊重知識產權,不抄襲、剽竊他人科研成果或規劃設計成果,以及他人的觀點、數據、圖像和研究方法,引用、借鑒或參考他人成果須如實標明,引用內容不得構成自己成果或作品的主體或實質部分??蒲谐晒?、規劃設計成果和學術論文的署名應與貢獻程度相符。不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相關學術成果,不購買、代寫、代投論文,虛構同行評議專家及評議意見。不弄虛作假騙取科研項目、市場合同以及獎勵榮譽等。不參加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咨詢評審活動,拒絕在情況不掌握、內容不了解的意見建議上署名簽字。
四、堅持學術民主原則,營造鼓勵創新的規劃專業氛圍。允許不同規劃學術觀點交流碰撞,倡導嚴肅認真的學術討論和評論,排除地位影響和利益干擾。開展學術批評要開誠布公,多提建設性意見,反對人身攻擊。尊重他人學術話語權,反對門戶偏見和“學閥”作風,不利用行政職務或學術地位壓制不同學術觀點。鼓勵年輕人大膽提出自己的學術觀點,積極與學術權威交流對話。反對規劃領域“圈子”文化,打破相互封鎖、彼此封閉的門戶傾向,破除各種利益紐帶和人身依附關系。在規劃實踐中多做傳幫帶,善于發現、培養青年規劃人才,開展科普活動,引領更多青少年投身規劃事業。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2021年9月25日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城市規劃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城市規劃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授權事宜請郵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國城市規劃網保留最終解釋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城市規劃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